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2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理论与方法,把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前沿,具备独立从事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能力,成为经济与管理政策研究、大学教育、工商企业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备坚实的工商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知识,全面了解管理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具备担任教学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或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智。
二、研究方向?
1.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战略目标,并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与发展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目标。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握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沿,了解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比较研究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实务,具备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以及从事工商企业战略决策的能力。
2.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方向主要研究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确保企业的有效运行,并使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到维护。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系统把握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公司治理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掌握公司治理的理论前沿与实务进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全面了解公司治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前沿,具备独立地并创造性地从事公司治理教学与研究,或从事公司治理实践的能力。
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掌握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论与实务,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领域的前沿理论问题与实践动向。学生应该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具备独立和创造性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或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
4.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方向主要研究如何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顾客并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受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握市场营销管理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熟悉国内外市场营销管理的实务。通过该方向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坚实的市场营销管理的理论基础,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管理领域的发展动向,具备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市场营销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或者解决我国工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学制
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4年,达到要求者可申请3年毕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6年。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间创新型成果发表达到要求(具体详见下面第八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所在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3年毕业。
四、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其中包括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博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博士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制订完成。
五、应修总学分数与课程设置
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至少修满17学分,其中必修13学分,选修4学分。
1.必修课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学分
(2)专业外语2学分。
(3)学位专业课2门4学分。
(4)前沿讲座5学分。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博士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应贯穿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学生在重要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可给予前沿讲座学分奖励。前沿讲座具体要求如下:
(1)前沿讲座的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或各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以及可供深度探讨的热点课题,使博士生对本专业的学术前沿或者管理实践有系统的把握,学生应积极参与本专业前沿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课题的研究。
(2)前沿讲座方式及次数:前沿讲座采用讨论班、学术论坛以及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内容包括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以及重大实务问题等讨论。除导师或有关教师,或外请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专家主讲,要求学生撰写有关课题论文与专家对话;由博士生主讲,要求主讲者撰写有关课题报告,并准备接受有关提问。要求博士生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5次,主讲不得少于5次。
(3)主讲考核方式:参与讲座的教授(不少于三位,包括指导小组成员)根据学生在前沿讲座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成绩按通过与不通过两级计分。主讲前沿讲座5次且成绩为通过,视为前沿讲座考核通过;若未达到规定的参加次数或主讲要求,则前沿讲座考核不通过。
2. 选修课程
(1)专业选修课应反映当代科学前沿最新发展成果, 2门4学分。
(2)非专业选修课。博士研究生可根据需要选修本学科以外的课程。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公共选修课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计2学分;
第二外国语,计2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3. 补修课程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1-2门。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六、中期考核
在博士生入学的第四学期初,要对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博士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开题报告、身体状况以及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博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综合考试由考试委员会主持。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至少五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本人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考试委员会的组成必须经本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口试,也可以是口、笔兼试(口试必须事先有提纲),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成绩(取多数委员意见)并写出评语。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不得补考。
中期考核合格者(包括学科综合考试),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考核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生学位论文要求站在学术前沿,勇于探索新领域和未知领域,对企业管理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所创新且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一般在10万字左右)。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
为保证博士论文的质量和提高学术论文的水平,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工作。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博士论文的质量、水平与创新,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发展的基础上,与导师一起拟定论文题目,独立完成开题报告。在中期考核之前(第四学期末),博士生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其中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不少于1万字,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导师最后对论文选题进行把关。开题报告通过者,论文正式进入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三个月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
2.指导教师要帮助博士生分析论文的难点,指导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每隔1-3个月,要求博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博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以使论文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审查与预答辩。博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个月,向导师及有关专家全面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山东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5.鼓励博士生以双语(汉语和英语)写作学位论文。
八、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创新成果
申请博士学位者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发表的创新成果应达到如下要求:
以论文形式体现的成果应是以“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以已公开出版、网上可查或清样为准,在学术期刊的增刊中发表的论文不在计算之列。博士生申请毕业至少应达到以下标准之一:
1. 在学期间在CSSCI源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生第一作者),且在SSCI源刊或SCI源刊或EI源刊或本学科权威期刊(管理学院规定的9种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导师第一作者,博士生第二作者);
2. 在学期间在CSSCI源刊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2篇为博士生第一作者,另1篇为导师第一作者、博士生第二作者);
3. 在学期间在SSCI源刊或SCI源刊或EI源刊发表2篇学术论文(1篇为博士生第一作者,另1篇为导师第一位者,博士生第二作者)
4. 在学期间在CSSCI源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1篇为博士生第一作者,另1篇为导师第一位者,博士生第二作者)或者在SSCI源刊或SCI源刊或EI源刊或本学科权威期刊(管理学院规定的9种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导师第一作者,博士生第二作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或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有获奖证书);
(2)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署名前5位;
(3)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署名前2位;
(4)出版专著1部(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5)获授权发明专利前2位。
(6)在SCI或EI收录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篇(至少1篇为博士生第一作者,另1篇可以是导师第一作者、博士生第二作者)。
在一般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无论是否SCI或EI收录,均不予认可。但在顶尖国际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可予以认可。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在满足学分和上述创新成果发表要求的基础上,须增加至少1篇CSSCI或SSCI或SCI或EI源刊学术论文(博士生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博士生第二作者)或1部专著(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在职申请博士学位者,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发表的创新性成果可以减少1篇CSSCI。
创新成果由博士生本人在申请答辩时提交,导师审查后,交所在培养单位审核,并进行公示。
九、实践环节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进行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其中教学实践包括帮助导师承担16学时左右的教学或者批改作业等工作,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包括跟随导师从事管理咨询或调研工作,或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社会调查或社会服务活动。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一)书目
导师根据博士生的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要求分别确定阅读书目
(二)报刊
1.综合类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新华文摘、CSSCI来源期刊以及大学学报等。
2.方法类
(1)马克斯.韦伯.李秋零译.社会科学方法论. 199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 2004.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专业类
(1)中文
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会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等管理类和经济类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
(2)英文
1.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Journal of Finance
5.Accounting Review
6.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7.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8.Journal of Marketing
9.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0.Marketing Science
11.Management Science
12.Operations Research
13.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14.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15.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6.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7.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8.Organization Science
19.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2.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3.Journal of Management
24.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5.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6.Organization Studies
27.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8.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8.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9.Research Policy
30.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31.Decision Sciences
32.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33.Leadership Quarterly
34.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35.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36.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7.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8.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总学时数
|
学分
|
授课单位
或教师
|
考核方式
|
必修课
|
学位公共课
|
1
|
DP1209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1
|
32
|
2
|
马列部
|
考试
|
2
|
D08031002
|
专业外语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
2
|
32
|
2
|
杨蕙馨、陈丹、张鸿萍、潘爱玲 等
|
考试
|
学位专业课
|
3
|
D08031003
|
现代管理理论前沿(现代管理理论)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
1
|
32
|
2
|
导师组
|
考试
|
4
|
D08031004
|
现代管理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of Management
|
2
|
32
|
2
|
王兴元、谢永珍、
陈忠卫 Bob WU
|
考试
|
5
|
D08031001
|
前沿讲座
Seminars on Current Issues of Management
|
3-5
|
|
5
|
导师组与学生
|
考试
|
选修课
|
1
|
D08031006
|
企业战略管理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Corporate Strategy
|
1
|
32
|
2
|
王益民、张鸿萍、王兴元、钟耕深、张雷
|
考试
|
2
|
D08031007
|
企业组织管理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
1
|
32
|
2
|
徐向艺、陈志军、
李军
|
考试
|
3
|
D08031008
|
公司治理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
2
|
32
|
2
|
徐向艺、谢永珍、
陈志军
|
考试
|
4
|
D08031009
|
人力资源管理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HRM
|
2
|
32
|
2
|
王益明、王怀明、
孙卫敏
|
考试
|
5
|
D08031010
|
组织行为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2
|
32
|
2
|
王益明、孙卫敏、
王怀明
|
考试
|
6
|
D08031011
|
市场营销管理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Marketing Management
|
2
|
32
|
2
|
王兴元、
张喜民
|
考试
|
7
|
D08031017
|
营销分析方法与模型
|
2
|
32
|
2
|
赵炳新、王兴元、
|
考试
|
8
|
D08031012
|
公司财务管理专题研究
Special Topics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
2
|
32
|
2
|
潘爱玲、刘洪渭、
刘海英、杨婷蓉
|
考试
|
9
|
D08031013
|
高级财务会计专题研究
Special Topics on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
2
|
32
|
2
|
潘爱玲、刘洪渭、
袁明哲、刘慧凤、
杨婷蓉
|
考试
|
10
|
D08031014
|
产业组织理论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2
|
32
|
2
|
杨蕙馨、王军
|
考试
|
11
|
D08031015
|
高级微观经济学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
2
|
32
|
2
|
杨蕙馨、裴春霞、
辛立国、王军
|
考试
|
12
|
D08031016
|
中外管理名著导读
Readings on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Works
|
2
|
32
|
2
|
徐向艺、王兴元、
谢永珍、钟耕深
|
考试
|
|
13
|
D12031015
|
产业分析与企业成长
|
2
|
32
|
2
|
杨蕙馨、冯文娜、
辛立国、王军
|
|
补修课
|
|
M08031040
|
国际企业管理
|
1—2
|
32
|
|
王益民、班博
|
考试
|
|
M08031009
|
组织行为学
|
1—2
|
32
|
|
王益明、孙卫敏、
王怀明
|
考试
|
|
M08031010
|
会计理论
|
1—2
|
32
|
|
潘爱玲、刘洪渭、
罗新华、刘慧凤、
刘海英
|
考试
|
|
M08031041
|
市场营销
|
1—2
|
32
|
|
王兴元、张喜民
|
考试
|
|
M08031007
|
管理经济学
|
1—2
|
32
|
|
赵炳新、裴春霞
|
考试
|
注意:1.外文授课优先考虑。
2.每门课程必须有不同导师的学生2人以上选课(含2人)才能按期开课,否则与下届学生合堂。
培养方案审批表
本学科、专业负责人(签名):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
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研究生院审批意见:
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