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要闻
 
  首页 >> 正文
 
2014年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科)
    来源:管理学院    2015-03-11    访问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1

一 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该学科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绩效。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范围内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创新求实的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并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担任专门管理工作及业务开发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 研究领域与方向?

1.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

管理决策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将管理科学、数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机结合,探究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分析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针对经济与管理中的决策难题,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决策问题,利用优化理论、决策理论和信息技术,研究管理决策过程及其建模方法,深入探索系统模型的应用、改进与创新;运用模拟手段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决策的效果,提供决策支持,以实现管理科学化。同时结合其它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研究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的途径和方案,为企事业组织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管理问题建立、利用有关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战略决策、消费者决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等。主要研究领域:

1)战略决策

主要研究区域战略、企业战略以及产业战略中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管理决策问题。依据行业机会、竞争格局、企业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综合运用对策论、决策论和计算机等理论和技术,研究产业关联与区域战略定位等问题,制定企业战略及相关方案,分析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帮助企业进行战略经济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评价等。

2)消费者决策

主要研究消费者决策的机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特征,特别关注泛文化等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消费者决策的网络关系结构和消费者所处的网络拓扑架构对消费者决策以及产品创新扩散的影响方式和内在机制等,为企业创新产品成功商业化提供价值,为企业制定更有效的营销战略提供指导。

3)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主要研究金融产品的定价及其波动问题,金融衍生资产定价以及风险管理方法;组合运用金融工具,研究套期保值和利率期限结构等问题;研究金融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管理,研究房地产投资融资管理问题;并开展风险管理理论、期货和期权理论在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为导向,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业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也具有明显的管理特征。它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以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系统的管理问题。该方向主要研究流程分析与优化、运营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物流工程、设施规划与布局、人因工程、企业组织设计、先进制造系统等。工业工程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现代经济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研究领域:

(1)流程分析与优化

主要研究制造业、服务业、非盈利组织及政府部门的流程描述、流程分析、流程评价、流程改善和流程再造,供应链流程优化,流程与作业标准化,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流程优化方法与工具,流程建模与仿真等,通过流程分析与优化可实现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2) 运营计划与控制

主要研究先进的运营计划与控制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内容,如精益生产理论与方法、ERP系统、MES系统、SCM系统、高级计划排程技术、PDM/PLM系统等。从事本方向的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管理理论,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或工科类)专业的背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系统分析和复杂系统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3)质量管理

主要研究卓越绩效模式、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创新(包括供应商质量控制)、质量竞争力、质量文化建设、国际质量相关标准、顾客满意与顾客互动、六西格玛管理、质量成本理论与方法体系、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与机制、面向B2B平台和B2C平台的质量管理、政府名牌产品评价系统等研究方向。

(4)物流工程

主要研究采购与供应的物流战略规划;企业生产性物流管理、企业物流规划设计与布局;供应链设计、协调和控制;物流项目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采用系统的思想、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现代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各级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中的规律性的问题,以指导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本方向培养善于系统分析问题并提出基于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组织和管理问题的系统方案、以及为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实施提供咨询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该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

(1)信息系统战略与管理

信息技术应用对组织的渗透和融合使得信息系统战略的制定与管理成为组织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之一。本领域研究信息系统与组织战略、组织结构以及组织管理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信息系统战略定位、信息系统规划等。

(2)商务智能技术与系统

商务智能是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组织的各种业务数据进行系统地储存、管理和分析,提供各种分析报告,为组织的各种业务活动提供决策信息。本领域研究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挖掘、Web挖掘等技术、方法与应用。

(3)信息资源与知识管理

信息资源及知识资本已成为个人、组织及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本领域研究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系统开发与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等。

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方向将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现代物流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的知识进行科学整合,建构物流管理理论体系。该专业培养具有流通经济学思维和物流产业经济学观点,具有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掌握综合有机的物流集成化管理范式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该方向培养的人才应理解物流管理学的系统观念、物流管理理论;掌握供应链与电子商务等新理论的发展;掌握企业物流管理实务应用技能;掌握数学、运筹学、计算机方面必要知识。一方面培养为企业提供物流规划设计、为供应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咨询的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具有战略思维模式的物流管理人才。该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

(1)流通管理

流通管理是为了以最低成本达到客户的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它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物流活动管理,主要包括对运输、储存、装卸、配送等环节的管理;二是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三是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

(2)物流信息管理

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对供应链物流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物流信息采集、物流信息资源配置、物流信息共享、物流信息挖掘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指导企业物流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提高企业利用物流信息资源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3)物流与供应链优化管理

本学科方向基于供应链物流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将优化、模拟、决策理论、网络理论等技术应用于物流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物流规划、物流资源配置优化与物流产业集聚、企业物流流程运作优化、物流网络系统优化设计、车辆路径优选与物流配送系统优化、供应链集成优化与管理模式等。

5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方向主要研究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发展和完善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以更好的指导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可分为三个研究领域:

(1)项目治理

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项目治理、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组织管理等。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帮助组织解决流程和资源之间、多样化目标之间的冲突,从而避免浪费资源、提高效率。项目治理方向主要培养能够把握和发展项目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方法和工具,并将其运用到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去,以创造性、有效地解决项目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应用问题的人才。

(2)项目评价与决策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包括方案构造、分析评价、比选优化以及评估论证的全过程。主要针对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费用、风险等方面,从经济、社会、环境倾向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与运营所产生的外部影响,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分析项目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和谐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效果。本方向主要以培养能够对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有关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必要的建议,以支持投资决策的复合性人材为目的。

(3)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

项目融资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成为大型投资项目和资源开发类项目筹集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方向是技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和法律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本方向旨在培养能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企事业单位、工程咨询机构以及工程设计规划部门等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国际型专业人才。

6.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为近年来迅速成长发展起来的交叉领域,以互联网在经济生活、社会组织、企业运营等方面的应用为核心内容。主要学习互联网商务模式、网络营销、移动商务、协同商务、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电子政务、网络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经济学等内容。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电子商务专门理论、技术、方法等综合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能够为企业制定和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并能从事相关领域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系统的咨询、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本专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

1)电子商务运营

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网络中介市场结构,网上交易模式,网上诚信机制,网络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网络零售竞争策略,网络零售的绩效,网络渠道的定价策略与冲突协调机制,在线服务的定价策略,网络拍卖的议价机制,网络拍卖的绩效评价,竞标者行为,电子商务的成功因素,电子商务的应用策略,电子商务绩效评价。

2)网络社区与网络消费者行为

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网络社区的构成及作用机制,网络社区的知识共享,网络环境中人类的认知问题,网络社区与商务网站协同机制,在线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消费者购物趋向,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依据,消费者在线搜索行为,在线消费者满意的度量,网络营销的策略、控制、整合。

3)移动商务

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移动商务行为,移动商务技术和应用的接纳,移动商务模型和定价机制,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络文化比较,LBS应用,移动商务价值链及利益分配机制。

三 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期限为2-4年。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可提前一年。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者方可申请提前毕业:

1.公共英语课成绩80分以上;其他课程(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须85分以上。

2.在校期间至少获得过一次奖学金(包括学校及社会奖学金)。

3.在CSSCI来源期刊以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必须是山东大学)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论文字数至少5000字以上)。

四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含前沿讲座、社会实践)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1)学位公共课38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2)学位基础课38学分

3)学位专业课37学分

4)前沿讲座(含讨论班)2学分

前沿讲座的基本形式: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研究生对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问题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硕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对话的能力。前沿讲座由教师和硕士生讲授交叉进行,以讨论和对话为主要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

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每位硕士研究生参加前沿讲座不得少于10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2次。要求主讲者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有独到的体会与见解,能反映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由指导小组评判记分。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

5)社会实践2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本着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解决热点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完成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跟随指导老师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参加社会调研活动等,累计时间3个月以上。社会实践成绩由导师根据实践单位评语及社会实践报告等综合评定给出。

2.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510学分,其中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少于1门,2学分

3.补修课

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须补修本科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

六 中期筛选

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科综合考试及健康状况等。

学科综合考试以考核研究生的全面业务能力为目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两部分,由学位分委员会组织的综合考试小组组织进行。

中期筛选合格者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硕士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初中期筛选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指导小组公开做开题报告,同时提交规定字数的书面文献综述。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每隔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组织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工作。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学术期刊目录

主要参考书目:

[1]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苗东生,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4]颜泽贤,系统科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

[5]许国志,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许国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8]陈森发,复杂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9]Benjamin S.blanchard,系统工程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Wayne C. Turner,工业工程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2]郭伏,钱省三,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3]齐二石,方庆琯,物流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4]戴庆辉,先进制造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5]张绪柱等,工业工程实验与实习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6]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7]洪军,工程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8]方庆琯等,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9]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0]罗振璧,朱立强,工业工程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1]Fred Meyers 等,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Design and Material Handlin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2]Mikell P. GrooverAutomation, Production System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3]Wayne C. Turner, et al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4]Paul Kenneth Wright21th Century Manufacturin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5]刘伯莹等,MRPII/ERP原理与实施,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6]陈禹六,李清,张锋,经营过程重构与系统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7]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8]熊光楞,并行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9]Col PerksT. Beveridge,企业IT体系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0]赵捷,于海澜,企业总体架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1]李清,陈禹六,企业信息化总体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2]沃伦·麦克法兰,理查德·诺兰,陈国青,IT战略与竞争优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3]霍国庆,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战略理论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4]Kenneth C. Laudon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数字化公司(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5]S.Hagg等,信息时代的信息管理系统(4th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6]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7]J. V. BonIT服务管理——基于ITIL的全球最佳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8]C. FigalloN. Rhine,构建知识管理网络:有效沟通的实践、工具和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9]U. J. GelinasS. G. SuttonJ. Fedorowicz,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0]R. L. ThompsonW. L. Cats-Baril,信息技术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1]P. G. Mckeown,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2]徐浩鸣、毕晓君,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制造业信息系统组织协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3]刘翔,ERP与协同决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4]陆祥瑞,ERP系统企业模型构造,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5]王惠芬,黎文,葛星,ERP系统应用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6]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7]陈文伟,廖建文,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8]李东,蔡剑,决策支持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9]JIAWEI HANM. KAMBER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SECOND EDITION),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 2006

[50]P. GIUDICIApplied Data Mining: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Business and IndustryWiley,2003

[51]D. T. LAROSEDATA MINING METHODS AND MODELSWiley, 2006

[52]方美琪,张树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3]E.Turban et alElectronic CommerceA Managerial Perspective2006

[54]G.Schneider et al,电子商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5]Allan Afuah et al,电子商务教程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6]Jeffry F. Rayprt et al,电子商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7]戴夫,查菲等,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8]彭志忠,物流管理(实务),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59]Ravi Kalakota et al,移动商务:移动经济时代的竞争法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0]拉尔曼,UML和模式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1]彭志忠,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62]布谢,朗博,雅各布森,UML用户指南(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3]Jim Arlow et alUML2.0和统一过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4]詹姆斯.C.约翰逊等,现代物流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5]罗纳德.H.巴罗,企业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6]马士华,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7]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2002

[68]桑德尔.博伊森等,物流和外延型企业,2005

[69]Clifford F.Gray, Eric W.Larson. Project Management (2th edition), McGraw-Hill Co. Inc, and Posts &Telecom Press, 2003

[70]丁荣贵,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1]戚安邦,项目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2]丁荣贵,项目治理-实现可控的创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3]邱菀华,现代项目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74]吉多,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5]宾图 (美), 项目管理(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6]佩莱格里内尔,(),优秀项目集经理的思维与行为准则,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77]E. Turban et alElectronic CommerceA Managerial Perspective,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8]Kenneth C. LaudonE-commerce: BusinessTechnology, Society.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9]Allan Afuah et al.,电子商务教程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0]Jeffry F. Rayprt et al,电子商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1]戴夫查菲,电子商务管理:战略、执行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82]Ravi Kalakota et al.,移动商务:移动经济时代的竞争法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3]汪定伟,电子商务中的建模与优化,科学出版社,2008

[84]黄京华,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关键成功因素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5]保罗·威尔莫特,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86]约翰·赫尔(John C. Hull)(美),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华夏出版社,2004

期刊:

[1]管理科学学报

[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3]中国软科学

[4]管理世界

[5]中国管理科学

[6]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

[7]工业工程与管理

[8]中国机械工程

[9]工业工程

[10]情报学报

[11]情报理论与实践

[12]信息系统学报

[13]电子商务研究

[14]物流技术

[15]系统工程

[16]管理工程学报

[17]软科学

[18]项目管理技术

[19]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21]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ASCE

[22]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 Applications

[23]Engineering Management

[24]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25]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6]Information Systems

[27]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3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31]MIS Quarterly

[32]Quarterly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33]The Information Society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

或教师

考核方式

必修课

1

MP1209002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54

3

马列教学部

考试

2

MP0891001

第一外国语

1-2

108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3

M08031002

专业外语

English for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

32

2

张绪柱、王楠楠、魏康宁

考试

4

M08031052

应用统计学(双语)

Applied Statistics

1

48

3

  军、杜志渊、王子亮 、焦继文、王凯平等

考试

5

M08031004

企业管理研究方法(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1

48

3

王楠楠、魏康宁、张江华、赵培忻

考试

 

M12031022

高级运筹学

1

48

3

赵炳新、杨学津、孟庆春

 

6

M08031005

管理学专题(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

Topics on Modern Management

1

32

2

导师组

考试

业课

7

M08031007

管理经济学(双语)

Managerial Economics

1

48

3

赵炳新、孟庆春、辛立国等

考试

8

M08031124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

32

2

戚桂杰、张丹羽、魏康宁、盖建华

考试

9

M08031024

系统科学

Systems Science

2

32

2

杨学津、丁荣贵、张江华、孙一

考试

10

M08031001

前沿讲座

Forefront of Talks

2-6

 

2

导师组

考查

11

M08031004

社会实践

3-5

 

2

 

考查

选修课

1

CP0891021-0891024

第二外国语 (英、日、法、德、俄)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2

M08031077

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3

32

2

戚桂杰、魏康宁、盖建华

考试

3

M08031100

生产系统工程

Produ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3

32

2

吴爱华、王平、张绪柱

考试

4

M08031097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2

32

2

温德成、杜志渊、曲斌

考试

5

M08031101

物流管理(双语)

Logistics Management

3

32

2

孟庆春、张丹羽、赵培忻、张江华

考试

6

M12031019

流程管理

1

32

2

张绪柱、吴爱华、王平

考试

7

M08031104

电子商务专题

Electronic Commerce

3

32

2

王瑞金、王凯平、贾晓毅

考试

8

M08031106

计算机网络应用

Computer Networks

3

32

2

姚云鸿 齐瑜

考试

9

M08031050

项目管理专题(双语)Project Management

2

32

2

丁荣贵、赵树宽、王楠楠、孙涛

考试

10

M08031107

系统建模与仿真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2

32

2

导师组

考试

11

M08031036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2

32

2

戚桂杰 王凯平 盖建华

考试

12

M08031108

网络企业管理

Management of  Network Corporation

3

32

2

赵炳新 张鸿萍

考试

13

M08031096

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与管理)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3

32

2

焦继文 王子亮 王凯平

考试

14

M08031102

预测与决策专题

Topics on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making

2

32

2

王子亮 焦继文

杨学津 孟庆春

考试

15

M08031103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Object-Orient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2

32

2

王瑞金 盖建华

考试

16

M08031109

IT战略与竞争优势专题

Topics on IT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3

32

2

赵炳新 戚桂杰

考试

17

M08031099

灰色系统理论

Grey System Theory

3

32

2

王子亮

考试

18

M08031105

网络营销专题

Topics on  E-Marketing

3

32

2

张泉馨 王凯平

考试

19

M08031037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建模Econometrics Methods & Modeling

1

32

2

焦继文 王凯平

考试

20

M08031038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3

32

2

焦继文 王凯平

考试

21

M08031095

工程经济学(双语)Engineering Economy

2

54

3

张绪柱 许仲彦  

考试

22

M08031098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双语)(人因工程)

3

32

2

王楠楠、孙华、孙涛

考试

23

M08031012

技术创新管理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3

32

2

王兴元、王毅、魏康宁、曲斌

考试

24

M12031020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双语)

Operation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

32

2

赵培忻、张江华、谢京辞

 

 

考试

25

M12031021

管理科学与计算智能 Management Science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2

32

2

赵培忻、王凯平、戚桂杰

 

 

 

考试

26

M12031035

复杂网络科学

2

32

2

张江华、赵炳新、赵培忻、孟庆春

 

27

M08031044

人力资源管理专题

Stud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ubjects

2

32

2

王益明、王怀明、孙卫敏 周新平、刘 

 

28

M08031008

企业战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1

32

 

钟耕深 李军

张雷  张鸿萍

考试

29

M08031047

财务管理专题

Topics on Corporate Finance

2

32

2

张立达 刘海英

杨婷蓉 胡培军

考试

30

M08031041

市场营销专题研究

Topics on Marketing Management

2

32

2

胡正明 王兴元

王德胜 张喜民

白洪声 南志庆

 

补修课

1

M08031126

运筹学

Operations Research

1

64

0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考试

2

M049018

管理学

Management Science

1

72

0

工商管理系

考试

注意:1.外文授课优先考虑。

2.每门课程必须有不同导师的学生3人以上选课(含3人)才能按期开课,否则与下届学生合堂。

 


 

培养方案审批表

 

 

本学科、专业负责人(签名):

 

 

 

联系电话:

                                                 

 

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研究生院审批意见:

 

 

 

 

 

 

 

 

 

 

 

                               院长(签名)  

                                                 

 

上一篇:2014年管理学院硕博连读(或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会计)
下一篇:2014年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经)